小物流,大运输:“运”来中国人的现代生活
来源华舆
提起“东风快递”,大多数中国网友可能会笑呵呵的给你解释中国的“东风”系列战略导弹,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以及网友们把各家快递公司的口号化用过来,玩梗调侃的故事。不过有“互联网史学家”考证,“东风快递”段子其实起源于中国人开始每天网购,和快递小哥打交道之前。
“东风快递”被用来指代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西北的大漠与高原上奔走,运送物资的东风牌卡车;运货途中夜宿车上,就是“东风旅店”。在卡车上,驾驶员最大,可以睡在相对密闭的驾驶舱,就是“东风旅店一楼”;不管跟车的领导官多大,都只能在车厢里打地铺,也就是“东风旅店二楼”。
2019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其美多吉,他的座驾就是传说中的“东风快递”。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的邮运驾驶员,他的工作就是往返于四川甘孜与德格之间,运营一条平均海拔高于3500米的雪线邮路。光是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的雀儿山,每个月就要翻越20次。
这原始版的“东风快递”不是什么火箭科技,但在青藏铁路等众多铁路干线尚未通车,大西北公路硬件水平也远不如今天的年代,中国的许多偏远地区,就是靠这样的“东风快递”,才能与外面繁华的花花世界联系起来。
中国的“小”物流
新中国成立初期,邮政网络残缺不全,生产设备陈旧落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邮路长度仅70.6万公里,邮政服务局所2.6万处,大部分设施集中在大中城市。
此后几十年,人民邮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恢复和建设了沟通城乡、覆盖全国的基础性邮政网络,邮政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到1978年末,全国邮政营业网点5.0万个,邮路总长度486万公里。
而在今天,中国面向普通民众的“小”物流,已经在两个方向上各自开花:“国家队”的邮政业务坚持大而全,前面提到的“东风快递”仍然奔波在中国最偏远的每一个角落,只是换上了大水箱、大油箱,针对高原环境定制了加热系统的“高原定制版”邮车。哪怕是住在雪域高原,也能收到中国邮政送来的报刊杂志,家属包裹,亦或是大学录取通知书。
另一边,1980年和1984年,中国邮政先后开办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则开启了快递业务先河,此后蓬勃发展的民间快递行业一次又一次的奉上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中国速度”。
2018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双11”网购促销活动刷新了电商平台单日销售额的纪录,也“顺手”创下了一个物流行业的新纪录:这一天里卖出的2315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货物,要通过10.24亿个快递订单,送进天南海北、千家万户的手中。
据邮政部门统计,算上其他平台,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11月11日这一天,中国快递行业要处理13.4亿件快递,这相当于中国日平均包裹量的7.4倍,美国日平均包裹量的25.7倍。而比这个数字更夸张的可能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双十一”买到的东西到货不仅没有比平时更慢,反而比平时更快了些。
与物流有关的新闻更多是各家送货速度的比拼,以及他们如何在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技术、新运输设备、黑科技等等方面发力。双11对于快递业来说不再是不堪重负的极限压力场景,而是测试自己的好机会,也是秀自己肌肉、展示各家企业之间协同的舞台。各大电商快递企业纷纷高调展示自家部署在中国各大枢纽城市的机器人系统,如何自动分拣、自动打包,运输全程可追溯。
不过此时,行业的另一个新变化似乎更加喜人:越来越多传统意义上的“偏远”地区,也开始加入到电商狂欢中来。仅仅天猫双11当天,从贫困县卖出的产品交易额就达到13亿元。
许多几年前还只能靠邮政业务抵达的偏远地区,现在已经成了快递行业眼中的新“金矿”,这里有颇受欢迎的特色农产品要送出去,还有新兴的消费市场。一些电商企业甚至提前在小镇上备货,以至于“双十一”期间曝出了电商在小镇上直接备货,村里下单到货比城里还快的新闻。这些新兴的企业们,已经开始用另一种方式,实现把现代生活“运”给每一个人的目标。
中国的“大”运输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里,大人们用一列列装满味精和盐的列车教育孩子们现代生活对物资的依赖。“每天都要为国家的公民提供一列车的味精、十列车的盐、一个大池塘的油、几座小山的米面,如果有一天供不上,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十天供不上,国家就完了!”被“教育”后,故事里的孩子如此惊呼道。

每年“双11”购物节时中国快递业爆发出的惊人运力,放在整个中国快递运输业的大环境里看,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收到36件快递。巧合的是,这一年中国的总货运量达到515亿吨,平均到每个人,每年要运输的货物,恰好是36吨多。
将如此多的的物资顺畅的运转起来,虽然不需要一个全知全能的“中央指挥部”下达指令,但国家强健完善的基础设施,却必不可少。
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49年,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内河航道7.4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仅2.4万公里。民航航线里程1.1万公里,只有12条航线。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领域,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至1978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89.0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0倍。铁路营业里程增至5.2万公里。但总体而言,交通运输供给滞后于需求增长,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公路总里程迅猛增长,路网通达度显著提高。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0倍。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0倍。民航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945条,是建国初的412.1倍。
来源华舆
提起“东风快递”,大多数中国网友可能会笑呵呵的给你解释中国的“东风”系列战略导弹,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以及网友们把各家快递公司的口号化用过来,玩梗调侃的故事。不过有“互联网史学家”考证,“东风快递”段子其实起源于中国人开始每天网购,和快递小哥打交道之前。
“东风快递”被用来指代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西北的大漠与高原上奔走,运送物资的东风牌卡车;运货途中夜宿车上,就是“东风旅店”。在卡车上,驾驶员最大,可以睡在相对密闭的驾驶舱,就是“东风旅店一楼”;不管跟车的领导官多大,都只能在车厢里打地铺,也就是“东风旅店二楼”。
2019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其美多吉,他的座驾就是传说中的“东风快递”。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的邮运驾驶员,他的工作就是往返于四川甘孜与德格之间,运营一条平均海拔高于3500米的雪线邮路。光是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的雀儿山,每个月就要翻越20次。
这原始版的“东风快递”不是什么火箭科技,但在青藏铁路等众多铁路干线尚未通车,大西北公路硬件水平也远不如今天的年代,中国的许多偏远地区,就是靠这样的“东风快递”,才能与外面繁华的花花世界联系起来。
中国的“小”物流
新中国成立初期,邮政网络残缺不全,生产设备陈旧落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邮路长度仅70.6万公里,邮政服务局所2.6万处,大部分设施集中在大中城市。
此后几十年,人民邮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恢复和建设了沟通城乡、覆盖全国的基础性邮政网络,邮政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到1978年末,全国邮政营业网点5.0万个,邮路总长度486万公里。
而在今天,中国面向普通民众的“小”物流,已经在两个方向上各自开花:“国家队”的邮政业务坚持大而全,前面提到的“东风快递”仍然奔波在中国最偏远的每一个角落,只是换上了大水箱、大油箱,针对高原环境定制了加热系统的“高原定制版”邮车。哪怕是住在雪域高原,也能收到中国邮政送来的报刊杂志,家属包裹,亦或是大学录取通知书。
另一边,1980年和1984年,中国邮政先后开办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则开启了快递业务先河,此后蓬勃发展的民间快递行业一次又一次的奉上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中国速度”。
2018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双11”网购促销活动刷新了电商平台单日销售额的纪录,也“顺手”创下了一个物流行业的新纪录:这一天里卖出的2315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货物,要通过10.24亿个快递订单,送进天南海北、千家万户的手中。
据邮政部门统计,算上其他平台,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11月11日这一天,中国快递行业要处理13.4亿件快递,这相当于中国日平均包裹量的7.4倍,美国日平均包裹量的25.7倍。而比这个数字更夸张的可能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双十一”买到的东西到货不仅没有比平时更慢,反而比平时更快了些。
与物流有关的新闻更多是各家送货速度的比拼,以及他们如何在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技术、新运输设备、黑科技等等方面发力。双11对于快递业来说不再是不堪重负的极限压力场景,而是测试自己的好机会,也是秀自己肌肉、展示各家企业之间协同的舞台。各大电商快递企业纷纷高调展示自家部署在中国各大枢纽城市的机器人系统,如何自动分拣、自动打包,运输全程可追溯。
不过此时,行业的另一个新变化似乎更加喜人:越来越多传统意义上的“偏远”地区,也开始加入到电商狂欢中来。仅仅天猫双11当天,从贫困县卖出的产品交易额就达到13亿元。
许多几年前还只能靠邮政业务抵达的偏远地区,现在已经成了快递行业眼中的新“金矿”,这里有颇受欢迎的特色农产品要送出去,还有新兴的消费市场。一些电商企业甚至提前在小镇上备货,以至于“双十一”期间曝出了电商在小镇上直接备货,村里下单到货比城里还快的新闻。这些新兴的企业们,已经开始用另一种方式,实现把现代生活“运”给每一个人的目标。
中国的“大”运输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里,大人们用一列列装满味精和盐的列车教育孩子们现代生活对物资的依赖。“每天都要为国家的公民提供一列车的味精、十列车的盐、一个大池塘的油、几座小山的米面,如果有一天供不上,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十天供不上,国家就完了!”被“教育”后,故事里的孩子如此惊呼道。

每年“双11”购物节时中国快递业爆发出的惊人运力,放在整个中国快递运输业的大环境里看,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收到36件快递。巧合的是,这一年中国的总货运量达到515亿吨,平均到每个人,每年要运输的货物,恰好是36吨多。
将如此多的的物资顺畅的运转起来,虽然不需要一个全知全能的“中央指挥部”下达指令,但国家强健完善的基础设施,却必不可少。
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49年,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内河航道7.4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仅2.4万公里。民航航线里程1.1万公里,只有12条航线。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领域,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至1978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89.0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0倍。铁路营业里程增至5.2万公里。但总体而言,交通运输供给滞后于需求增长,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公路总里程迅猛增长,路网通达度显著提高。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0倍。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0倍。民航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945条,是建国初的412.1倍。
在这些道路与线路上,2018年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
数量激增的同时,各类运输装备技术不断突破创新。以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大型客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和飞机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正是凭借不断增强的物流能力,中国才得以将不断成长的现代生活,及时“运”给每一个人。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
品邦广告,14年专注营销型展台设计搭建、活动策划、展厅施工,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的营销解决方案。40名展台设计人员、展会营销团队,让你在展会上智放光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荐搭建商,展会搭建业务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诺基亚、费列罗、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是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精致设计、未来科技,全案策划。我们交付给您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展台。闫小姐:微信同号13918355988。在线咨询